纳豆激酶发现于纳豆,但在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并无纳豆的身影








1980年,日本学者须见洋行在纳豆粘丝中发现了一种溶栓能力比尿激酶强了近19倍的神奇物质。


因这一神奇物质发现于纳豆且和尿激酶一样都能溶解血栓,遂于1986年被正式命名为了纳豆激酶。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纳豆激酶”的这一命名,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但却为后期的普及,尤其在日本之外的国家的推广上平添了许多障碍与误解。


 纳豆激酶发现者日本学者须见洋行   | 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误解最深的一点,可用一句话来形容,这句话就是——不就是纳豆做的嘛!


这句话一出往往就意味着后续的分享与沟通效果,都会在无形中被打了折扣。


更甚者,再怎么摆事实、讲道理,都无法使其体会到,我最初被日本纳豆激酶产品的神奇之处所震撼到的那份心情,哪怕是十分之一都是莫大的难事!


然而事实上,纳豆激酶虽然发现于纳豆并以此作为名字的前缀,但在规模化的生产过程中却完全看不到纳豆的身影。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经过一番思索,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

1943年,也就是时隔15年后,世界上第一座青霉素工厂在美国建成、投产,这一速度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切需求的推动下才得以实现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使用传统方法提纯的青霉素好比从沙中炼金,辉瑞当时一天最多只能生产出 55升发酵液,而参与青霉素大规模制造计划的另外两家公司默克和施贵宝甚至都达不到这个量。


 青霉素发现者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和须见洋行发现纳豆激酶一样,弗莱明也只是青霉素的发现者,而不是专利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拥有者   | 图片来源:网络



纳豆激酶在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和青霉素相类似的问题。


如果以大豆发酵成纳豆,再从纳豆粘丝中将纳豆激酶提取出来的方式也即固态发酵法进行纳豆激酶规模化生产的话,其产量估计只能满足一城、一地之所需,且纳豆激酶的活性和含量也满足不了体内环境下的溶栓要求。


除此之外,固态发酵还存在杂菌混染,不同批次产量及品质差异大的缺陷。


为此,当今世界公认的纳豆激酶产业化生产鼻祖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开发了一套以液态发酵为核心的纳豆激酶专利生产技术。


 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以液态发酵为核心所搭建的纳豆激酶专利生产技术体系与流程图   | 图片来源:(株)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




所谓液态发酵,是指先将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制备成液态,然后再将微生物接入其中而进行的生物反应过程。


当然,将营养物质制备成液态只是日本纳豆激酶液态发酵技术的“外在”表现,其“内在”还有更多!


比如用于规模化生产纳豆激酶的纳豆菌菌株是经过多年筛选与培育的特选菌株;


比如为纳豆菌提供营养,促使其大量分泌纳豆激酶的,也不再只是大豆,其间还有按一定比例配合的牛肉胨和鸡肉胨等高级营养物质。



而由上述流程图可知,液态发酵也只是日本纳豆激酶专利生产技术体系中的一环,远非固态发酵法可相提并论,更不是纳豆做的四个字可以概括其万一。


也正是基于和固态发酵法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自第一代纳豆激酶于1998年上市以来,日本纳豆激酶的产品便一直在迭代升级,目前每粒纳豆激酶的活性含量最高可达4000FU。


那么,固态发酵法活性含量又如何呢?


据2017年相关资料显示,以固态发酵法生产的纳豆激酶产品,理论上每100最多可含10FU的纳豆激酶



什么概念?


如果统一按日本纳豆激酶的灌装规格进行换算的话,一粒4000FU的日本纳豆激酶产品至少相当于350粒固态发酵法生产的纳豆激酶产品。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至于有文章说目前已有企业能够以柚子为培养基制备出富含纳豆激酶的新柚子汁,我只能说这该有多么的无知和大胆才敢这么说啊!









参考资料:
https://www.sohu.com/a/158721426_358939
https://pay.cnki.net/zscsdoc/download?flag=cnkispace&plat=cnkispace&filename=SPFX201710040&dbtype=CJFD&year=2017&dtype=pdf




 封面图来源:tu chong

扫码关注,一起探索神奇的纳豆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