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改了2个字,让腾讯避免了灭顶之灾

之前大家都说,要创业就面临三件事,“生、死、腾讯”。腾讯在创业圈内的口碑也不好,无外乎腾讯就是“抄”。可是过去战略里面存在一种“跟随战”。第一名看第二名、第三名怎么做,你发现他们的一些创新应该迅速跟进,利用原来平台的优势把它们压下去。

之前大家都说,要创业就面临三件事,“生、死、腾讯”。腾讯在创业圈内的口碑也不好,无外乎腾讯就是“抄”。可是过去战略里面存在一种“跟随战”。第一名看第二名、第三名怎么做,你发现他们的一些创新应该迅速跟进,利用原来平台的优势把它们压下去。

而如今的腾讯的腾讯早已去掉了抄袭者的标签。

微信为何无条件免费开放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钱包,你会发现风头正劲的摩拜已在第三服务功能一栏。前几天星巴克也赶了一回热闹。另外,还有滴滴出行等老熟客,而点击屏幕上的酒店,一下就进入到了艺龙旅行网的界面。

网络上曾经有一句逼格很高的话,“你选择平台,还是头牌,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平台,有了平台就可以拥有资源,就可以垄断”。可是,现在的腾讯正将自己平台的所有接口都免费开放给这些企业,腾讯这是要干什么?

腾讯的平台开放并不不仅仅只给了滴滴,摩拜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所有人,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免费的享受到腾讯微旗下QQ、微信等平台带来的福利。如今的腾讯,几乎将自己的所有一切开放。

封闭:曾经是腾讯深入骨髓的基因

可是,2010年之前,腾讯的基因是“开放”的反义词“封闭”。封闭的后果让马化腾背负了“骂名”。有创业者把马化腾比喻成为“抄袭大王”、“创业者创新者的杀手”。只要互联网市场上有前景的创新,腾讯马上会模仿复制,然后借助它强大的用户资源迅速做大,让对方无路可走。极致之战是在2010年爆发的3Q大战。

2010年腾讯和奇虎360的爆发了3Q大战,竞争最后演变成两个公司争夺用户,让用户在使用360和QQ之间做一次二选一的选择。在双方纠纷的最关键时刻,360董事长周鸿祎,在网络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0)))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物种,可是一夜之间全部灭亡。2010年开始的3Q大战,让如日中天的腾讯,也突然面临着恐龙式灭顶之灾。

腾讯上市以后,即夺得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头衔,但是3Q大战爆发以后,百度趁机超越,其市值达到460.72亿美元,超过了腾讯的445亿美元市值。

腾讯的更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正在失去用户的信任,3Q大战最终伤害了用户的忠诚度,腾讯帝国面临着瞬间土崩瓦解。

处于极度危机的腾讯等待着马化腾的抉择……

开放:两个字,让腾讯转危为安

我想马化腾必须要承认,在2010年其在封闭的过程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360的周鸿祎,而且,这个对手有和腾讯同归于尽的实力。马化腾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选择了反思。

2010年,马化腾在参加完公司的12周年的庆典之后,独自一个人回到公司的办公室。马化腾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用邮件的形式给所有的员工发了一封信。

(((1)))

“封闭”死亡“开放”重生?

这封信其实就是马化腾从“封闭”到“开放”宣战书,是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一个词的改变,也让腾讯的基因产生突变,从“利己”颠覆为“利他”,腾讯的格局随之得到质的提升。

“封闭”到极致的马化腾,怎么会发生大逆转到“开放”呢?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不能改变,只能改善”,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基因,而且,腾讯的基因已经存续了12年。

改革之所以难,是因为改革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是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拿走。马化腾即便是作为腾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在推行一项改革的时候,也是异常艰难,阻力重重。

(((2)))

马化腾“开放”的核心,是由原来的toC(只针对消费者),而转变为在保留toC的基础上开始toB(针对企业)。这是一种根本上的改变,是一种颠覆式的改变。以前腾讯对于“B”是极度封闭的严防死守,但是,现在是毫无保留,全部开放。

马化腾带领的腾讯已经完全由过去创业者和创新者的天敌,成为了创业者创新者的守护神。

点评:有的时候我们拼死守护的,拿出来分享,或许是另外一番天地。

开放:马化腾做对了哪几件事情

1、定战略

腾讯只做“连接器”和“内容生产”,其余全部放弃。马化腾说,要想做“加法”首先做“减法”,腾讯,放弃了电子商务,放弃了出行,放弃了衣食住行……

2、开放平台

2011年6月15号腾讯召开合作伙伴大会,其中,qq空间,电脑管家,开始对外开放。众创空间的开放成为了创业者的家园。腾讯开放平台上创业公司总数量达到400多万家,合作伙伴公司总估值3000亿,“双百计划”项目成功孵化40家市值超过1亿的公司,半年内5家公司上市。

3、投资收购

腾讯开始大规模投资,投资的标准是每个行业的前三名,扶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先后投资滴滴打车、大众点评合并和58同城等等。

一般的财务投资人都会觉得,腾讯把我的平台给你开放了,而且是免费,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在收购价格上低一些呢?但是,马化腾没有这样做,他表现出了极度的真诚。在收购的价格上,非但不降低而且还要提高。对于这一点,58集团CEO姚劲波感触很深:“所以腾讯当时提出要入股,我们当时已经上市了, 我们交易的价格,甚至比市场上的公开介个,还有些溢价。”

4、微信:生而免费、生而开放、生而平等

生而开放:2010年10月微信启动的时候正是马化腾下决心彻底告别“封闭”走向“开放”的关键时刻。 2011年1月份微信上线的时候,微信的基因就有别于qq的基因,它是生而开放。所有的接口都是为后来的开放准备。在2013年,开发者大会微信公布了10几个接口全部开放。此时的马化腾已然清楚,微信必须选择开放,因为你不能把微信的全部事情都干完。

生而平等:特别要说明的是,微信生而平等。腾讯公司内部产品线借助微信平台没有任何特权,享有和外部同等的权利。这从机制上避免权力的滥用,也让微信的开发更加公平。

生而免费:微信诞生之初,因为语音免费,发照片免费,后来移动和联通做不住了,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给腾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是,马化腾挺住了,坚持了腾讯的免费。无论是使用微信的个人还是创业者不需要任何代价,全部是免费,你能做多少,你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就看你的能力。

5、马化腾:腾讯只留半条命

马化腾多次表示,腾讯只留半条命,把自己的半条命都交给合作伙伴。对此《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深有感触:“腾讯把半条命寄托合作伙伴身上,你想想这个对于腾讯的这么一个公司冲击是多大,因为腾讯这个公司本来就是以谨慎著称的,他相当于这个他是冒着极大的风险。马化腾觉得权衡来权衡去,还是把半条命不把握在自己手上,放在合作伙伴手上,那你就可以看出震撼性的那种,就是他自己心里真的不踏实,但是他为了开放,舍得,这个也是一般企业做不到的。”

马化腾的这种彻底不留底线的开放,获得了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58集团的姚劲波感触最深:“我觉得是这样,马化腾拿出这半条命是非常厉害的,因为所有人都得依赖他。如果这么讲,其实,我们也把半条命交给他了。他是我们的股东,他给我们投了20亿美金, 所以有资本的连接就会比较放心,他也会交给我们,我们也放心交给他们,互相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6、合作伙伴的事,就是腾讯的事

在去年5月份在贵州的大数据会,马化腾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座谈,当时马化腾发言时间非常宝贵,但马化腾和总理谈的主要内容不是腾讯,而是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合作伙伴争取总理的支持。

有句古话:“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腾讯今天的强大不是腾讯公司自己实现的,而是通过开放的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现的。

马化腾从“封闭”到“开放”的改变背后是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的过程;是一个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过程;是一个企业家成长为一个企业领袖的过程;是一个企业市值从400亿美元飙升到2000亿美元的过程,这些过程更是一个男人的格局和情怀。

腾讯的开放,非但没有让腾讯彻底度过了难关,股价也是一路飙升,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周三超越美国富国银行,成为全球第十大上市公司,市值2790亿美元!

附:从QQ到微信曾干掉5大强劲对手

QQ与ICQ

ICQ是一款即时通讯工具,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开发的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取名ICQ,也有“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

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ICQ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腾讯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经营需要投入巨大资金而又挣不了钱的中文ICQ。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ICQ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OICQ(即OPEN-ICQ) ,是深圳腾讯计算机通讯公司(Tencent)于1999年2月推出的免费即时消息软件。

QQ

QQ凭借其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到2000年的时候,腾讯的OICQ基本上已经占领了中国在线即时通讯接近100%的市场,基本上已经锁定了胜局,这时候麻烦来了,AOL给腾讯公司发来律师函,ICQ是AOL的注册商标,因此任何在名称中使用ICQ字样的同类软件都是侵犯其商标的使用权。AOL要求腾讯把OICQ改名,否则将诉诸以法庭。所以从2000年开始,QQ新版本改为"QQ2000",以避免和ICQ发生法律冲突,这QQ本来是网友对OICQ的一种昵称,不想一夜之间却成为了OICQ正式的新名字。

而此次真正制胜一击在于QQ将好友数据存储在服务器,区别ICQ存储在本地,对于当时上网只能去网吧的年代,换个电脑数据就没了的ICQ走向灭亡是大势所然。

腾讯TM与MSN

MSN是一个出自微软的即时通讯工具工具,和腾讯QQ、新浪UC、YY、百度hi、Lava快信是同一个类别的工具。MSN是4大顶级个人即时通讯工具之一。

MSN

有关于MSN和QQ的争论不是一两天,经常有人说MSN如何好,MSN进到中国来,把QQ怎么样怎么样,在我看来,正如打游戏的小孩子们看的盛大收购了所谓精英人士看的新浪一样,MSN注定没能打过QQ,当然,MSN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朋友,但是用的最多的还是QQ,一台电脑没windows是不可想像的,一台联网的电脑没有QQ同样几乎没有价值。

在数字上,腾讯8亿的注册用户显然远远胜出MSN的5000万,这连一向牛气的比尔·盖茨也不能不承认他的失败。

QQ空间与51.COM

如今很多人不知道51.COM是何物了。你不会料想51.COM作为最早,曾经的第一大社交网络平台,不管是技术、体验方面均领先于腾讯。

而“QQ空间”凭借作为QQ延伸的天然优势,QQ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入口,而每个QQ的背后是有思想有血肉有情感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人们更加乐于在熟人面前分享自己的私人照片。

51.COM败就败在人性的原罪之上。

QQ游戏与盛大

2004年网游开始蓬勃发展。中国最早的网游公司是盛大,它靠《传奇》挣了很多钱。今天《传奇》还在为它挣钱,很不可思议。它的模式在今天看来很老土,打怪,不停地PK、杀人。当时也有很多儿童沉迷游戏,却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而此事准备大力进军游戏行业的腾讯,却苦于没有任何游戏基因,不知道怎么做游戏。于是从开发最简单的棋牌游戏开始,另外也代理游戏。当时绝大多数代理游戏都来自于韩国,当时腾讯也去拿了一款游戏叫《凯旋》,是中国第一款3D游戏。但是这家韩国公司的技术不太好,上线后服务很不稳定,经常掉线。腾讯亦为此走了很多弯路。

直到2007年,腾讯从韩国低价买来了一款叫穿越火线的游戏,至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又买来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

这些游戏经过深度包装打磨后,推出市场便开始大杀四方,盛大游戏如今的市值为18亿美元,相比于2062亿美元的腾讯,实在无足轻重。

微信与米聊

2011年时,腾讯出现了生死之敌——小米推出了“米聊”。当时腾讯内部也存在巨大争议,到底是用QQ去竞争,还是启动新的产品呢?

当时腾讯内部共成立两只特种部队面对米聊对QQ的蚕食,Q信和日后的微信。当时微信由张小龙团队负责,他们部门原本是做QQ邮箱的,相对来说属于没有那么大压力的部门,同时邮箱这一技术本身已经不是用户第一关注的领域。所以整个团队在张小龙的带领下,十几个人就开始做“微信”这个产品。

而米聊虽然起步早,但毕竟他们不是做即时通信出身的,而腾讯做了十几年的即时通信,很快就把公司所有的力量调动起来强推,把QQ的用户往微信上去导,微信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了米聊。

行业里有句术语叫“临界点”,10个人里有5个人用你,第6个人就会用你,那剩下的4个人也会被吸过来。在竞争时,如果对手率先爬到临界点,那第二名就会失败。

最后,这场战争又已腾讯的完胜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