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症候群正袭来: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外落伍?
By | 2016-01-19 10:24:40 | 阅读 1184 次
覆盖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约6亿。这是诞生5年来,微信的最大资本。
覆盖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约6亿。这是诞生5年来,微信的最大资本。
《新周刊》杂志曾在2007年9月推出一期封面文章《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详尽阐述了信息泛滥对人类生活的诸多不利影响,并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的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文章面世多年后的今天,媒介和信息流的发达程度较以往更甚,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活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最重要的生活伴侣之一,而由此引发的无处不在、日新月异的微信等社交新媒体,正在全方位席卷与改变人类生活和思考方式。
在近日2016年微信公开课广州站的第一场,“微信之父”张小龙就希望每一个微信用户都能够尽快地离开微信。如果你每天在微信里花太多时间,“我们很担心”。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你是第几名踏上微信星球的人?还记得你在这里的第一个朋友吗?2015年,红包的收支是否平衡?在带着怀旧风的统计数据“我和微信的故事”刷爆朋友圈的同时,人们忽然发现: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
这不是个人感受,数据亦可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目之所及、身之所处,皆有微信朋友圈的包围,有些人心甘情愿地“醉”在其中,有些人无可抗拒地“裹”在其内,大有一种“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外落伍”的趋势。
于是,因微信所感染的那些病症也愈发显形,加速在社会机体中蔓延,侵入每一个正生活在微信里的人。
你是第几名踏上微信星球的人?还记得你在这里的第一个朋友吗?在带着怀旧风的统计数据“我和微信的故事”刷爆朋友圈的同时,人们忽然发现: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
这不是个人感受,数据亦可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有些人心甘情愿地“醉”在其中,有些人无可抗拒地“裹”在其内,大有一种“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外落伍”的趋势。
从依赖到焦虑
一小时不看微信,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世纪
公务员李俊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微信的虚拟世界里。
每天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看微信。开车上班,堵车时刷朋友圈,等红绿灯时也盯着手机看,分秒必争。
白天,李俊几乎把所有碎片化的时间都用在了微信上;晚上下班,还有一堆微信公众号等着他过目。他主动在群里发起话题,引导讨论,以维护群的活跃度;他翻看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发来的看不完的微信消息,迎来送往……
“每天的工作从起床后处理‘群消息’开始。”这是微信团队《微信生活白皮书》中描述的一个典型微信用户的行为习惯。
李俊说:“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起手机看看,生怕错过了群里的消息。以前半个小时看一次,现在几分钟就看一下,连去卫生间不带手机都觉得少了点什么,感觉自己患上了微信依赖症。”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认为,人们的社交圈是一个包括内核圈、外层圈的分层结构。内核圈是由强关系组成的紧密圈,外层圈是体现弱关系的一般圈。对微信群来说,因为不见面、不认识的人也能形成群,这就可能使外层圈的交流冲淡了内核圈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似多了,关系却变淡了”。
微信加了几十个群,通讯录名单几百人,每天要花数小时看完每一条更新的朋友圈状态,甚至有人说“一个小时不看微信,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世纪”。但70后企业主管黄女士的看法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每天花很多时间刷微信,感觉学了不少知识,可一天回想起来,根本没记住几条真正有用的。”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得到的却都是碎片化信息,不少人因此产生了焦虑。
从现实角度来说,花越多的时间看朋友圈,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间就越少,与家人、朋友真正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会大幅度压缩。
“我注意到,有一些基本不刷朋友圈的人,他们往往在生活中有某些着迷的兴趣爱好,为此投入了较多精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枫表示,社交软件这么火爆,恰恰说明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需求满足不够,人们太过于忙着赚钱、忙着生活,但内心渴望交流、渴望受关注等情感需求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因微信生出的焦虑,不只来自信息过剩和无穷无尽的朋友圈信息。
“我每次发出去的语音消息,都忍不住要重听一次,甚至重听好几遍。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吗?”这是29岁白领小曹的一块心病,自己发现这个问题后,她询问过周围的几个朋友,发现不少人也有重听自己语音的习惯,主要是为了确认自己说得清不清楚,有没有什么错误。有些人则表示听自己的声音感觉挺好,有自我欣赏的成分在其中。
此外,22岁的大学生琳琳提到一个现象:每次群聊时,大家本来讨论得挺热闹,她一说话,就突然没人接茬了,特别尴尬。有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她就会很焦虑,不停地看手机,或者绞尽脑汁提出点新的话题让大家来接,很怕自己变成群聊的“终结者”。
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中,一个人说完后忽然没人再说了,面对这种沉默,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一般都会令最后发言者不自觉地陷入尴尬。其实,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某句话很深刻、很有分量,引起参与者的思考,或者说话的内容属于压轴性的总结,都可能使群聊出现沉默。
但不管什么原因,害怕做“终结者”也投射出人们的社交焦虑,技术进步让我们变得无比强大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极其脆弱。
工作休息没了界限
“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有人说,一个人在微信群里有多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无聊。”80后白领王欣认为,在微信群里不应活跃过头,否则会给别人带来烦恼。比如,单位群、部门群的建立本是出于工作需要,对这类工作群,不能“全天候”没完没了,一些人喜欢下班时间仍在群里跟同事谈论工作、向下属询问工作进展甚至分派任务,无疑会增加别人的压力。
还有一些“群友”,喜欢在工作群里谈私事、晒私照,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其实是混淆了工作群和朋友群的界限。“我很纳闷,有这闲工夫泡微信群,为什么不利用休息时间多陪陪亲友、多享受生活?难道待在微信群里晒着聊着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王欣不解。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8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47.3%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过去使用电脑QQ群,只是白天工作时间在线;现在用手机微信群,就是24小时在线,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单位领导也有可能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客户也可能在群里提出要求。现在,我晚上也不敢关机,工作生活分不开,周末也感觉不到放松,压力实在太大了。”王欣说。
此外,王欣还发现,微信朋友圈也会带来“社交绑架”的隐忧。有同事出去旅游总是要发照片,“你本来不感兴趣,但其他同事都在下面点赞、回复,你不说话就会显得不太合群,所以只能附和”。
但机关处级干部蒋力却觉得,工作本来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微信只是顺理成章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反倒是工作群里,大家有时会闲聊,可能还拖慢了工作的进度。”蒋力认为这才是微信工作群的弊端。
今年5月,白领胡宗方供职的一家设计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布了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通知,要求每位员工在一个月内,发动家人朋友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并将成功关注人员的微信账号上报至公司核对,每人最少“发展”30人,上不封顶,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还要计入季度考核指标。
“我们的业务专业性非常强,我拉了一堆七大姑八大姨,其实她们压根看不懂,也不感兴趣。”胡宗方说,关注公众号要根据不同人群,自然而然,可现在完全变味了。他只能告诉亲朋好友,“只要坚持到我考核结束,然后取消关注就好了”。
“不仅要关注公众号,有时还要为领导的讲话赚阅读量。”胡宗方的同事小露说,公司领导转发一条朋友圈,配上文字“这是某集团领导的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之后,几乎所有职员都会立即转发,“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这是我的生活圈,凭什么领导可以强制考核、被迫转发,有依据吗?”胡宗方不解。
排着队去“点赞”
“点赞的同级间居多。上级如果给下属点赞,就相当于口头表扬了”
下级能成为上级的微信好友,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官场肯定。
去年12月,《广西日报》官方微信发表题为《这条微信竟然惊动了柳州市委书记,他在朋友圈点赞并转发》 的文章。文如其题,一条微信被市委书记转发并点赞,被官方媒体定性为一种官方的认可与赞扬。
原三亚市长王勇,曾在朋友圈感慨:大年三十我病倒了,不是累的,是流感。三天输液,高烧始退。海南媒体报道,王勇这条朋友圈得到了时任海南省省长蒋定之的肯定,称赞王勇“微信写得很平白很朴实,这种形式非常好”。
上海市某机关公务员李丽也注意到,官员们的微信朋友圈里,“点赞的同级间居多。上级如果给下属点赞,就相当于口头表扬了。”
如果是领导转发的,下属都默默点赞。甚至,有些单位领导分了派系,会根据给谁点了赞来判断他们有没有“站对队伍”。
吴宇萱供职于一家房地产公司,她所在的企业里,“给谁点的赞多,就是站哪一边的。要是给‘对立’的领导点赞多,那就是站错队了,以后日子会很难过”。
北京某科研机构职员小黄也对点赞很无奈。领导在朋友圈晒出了一个少儿讲故事比赛链接,其中写道,“需要进入决赛的小选手家长将此微信分享到朋友圈,采取集赞形式,得赞越多者,将获得最佳人气奖”。评奖都靠孩子爸妈的“圈友”,虽然很无奈,但小黄还是点赞了。“我很抵触,可别人都点了,我也只能跟着点,否则万一被穿小鞋咋办?”
朋友圈还有一条“潜规则”——“晒”加班。用吴宇萱的话说,朋友圈的一大功能是,“加班一定要让领导看见,显得自己很努力”。
这似乎是一条通行的“秘诀”。为了让加班更可信,不少人甚至总结出专门的“朋友圈晒加班秘籍”,例如“旁敲侧击法”:“下班回家的路上看手机,才发现了老婆的未接来电。老婆,对不起,刚刚加班没听到电话”;还有“草船借箭法”:不一定直接晒自己在加班,可以晒晒一起加班的同事,配图的文字里,一定要写上正在吃苦耐劳的也包括自己。这样,既让加班的同事们更喜欢这条朋友圈内容,也能巧妙透露出自己也在加班的事实。
就这样,有领导在的朋友圈,被活脱脱演变成了“宫心计”。
新的人情负担
为了拉票,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都成了“推送对象”
“稍等一下再开始行吗?我们校长的孩子参加艺术比赛,我先帮他孩子投个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中老师赵蕊来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她说,这几天都是自己先投好票,再把链接发给亲戚朋友,发点小红包,发动更多人投票。
为了拉票,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都成了“推送对象”,各种由纸尿裤、奶粉、麦片等冠名的母婴类产品、“萌宝”评选像病毒般传播,而实际上大多是品牌的营销活动。
可是,你能不投吗?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你给我面子投了票,下次我帮你投回去”,成了朋友圈的人情新负担。
除了投票,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营销时还会使用“朋友圈砍价”的招数,宣称只要朋友够多,不花一分钱,就能轻松把价值几千元的东西搬回家。
赵蕊最近就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集赞打折的活动,“和好多人说好话,最终也就砍下来几十元,时间花了那么多,还欠了别人很多情,真不划算。”赵蕊身边还有人参加了免费拿手表的活动,可把价格砍低了甚至达到了免费送,手表却根本没寄过来。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认为,这类活动其实是一种新衍生出的“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朋友圈“抹不开面子”的人情交际。不少帖子里都附带着商品、品牌或公众号的广告链接,只需要分享出去,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人进行二次传播,用户相当于在收益很小的情况下帮厂家进行了宣传。
随着微信群商业化的发展,群营销中也出现了不少坑蒙拐骗的案例。在一些微信群里,不时有人发来某某产品的促销信息、某某产品的使用报告等,有可能就是销售陷阱。
大学生张媛说:“我曾经在一个都是熟人的群里买过瘦腿袜,号称‘德国制造’,每双298元,还必须两双起订,群主说亲自试穿效果特好。我当时觉得熟人推荐会比较靠谱,结果买来后穿了一天就脱丝了。”
家长群的“江湖恩怨”
家长微信群就是一个江湖,群里家长和老师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争斗、猜忌、恩怨,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
上海小学生家长李哲最近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
李哲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换了新班主任王老师。与之前的班主任不同,王老师不愿加入班级的家长微信群,只跟李哲一人互加了微信好友,每天把各种通知、提醒、图片发给李哲,然后让李哲发到家长群中。
自从转发了新班主任的第一条微信起,原来在家长圈中颇受欢迎的李哲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我被其他家长孤立了。”李哲说。以前她在群里说点什么,大家都有反应;现在无论她说什么,群里都一片寂静,而其他家长说点啥都能讨论起来。
“你破坏了家长微信群的生态。”李哲的一位好友分析,本来群里有两派:家长和老师,现在你成了第三个群体。
不过李哲也很委屈:“我又不能拒绝老师呀!”夹在班主任和其他家长之间,李哲无奈又焦虑,她最担心的是,继自己被家长们孤立之后,儿子会被同学们孤立。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用于沟通的家长微信群,老师发通知、留作业等都变得方便快捷了,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家长微信群也一样。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家长微信群就是一个江湖,群里家长和老师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争斗、猜忌、恩怨,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妈妈吴倩认为自己过得“惊心动魄”。
周六下午陪女儿上钢琴课时,吴倩关了手机,下课后一开机,女儿所在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里,未读信息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
原来,就在这段时间里,班主任老师通过微信群安排了任务,向家长们征集“推广普通话活动”的口号。吴倩看到时,群里的家长已经争先恐后贡献了上百条口号,有的家长一个人就写了七八条。
看到这些,吴倩一下子慌了,担心自己在老师面前失了分,急急忙忙给几位大学同学打电话,让大家一起帮她想口号。终于,吴倩从同学们“友情赞助”的口号中选出了3条上交。直到看到还有几位家长在她后面交口号,她才松了口气。
吴倩所谓的“惊心动魄”,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身为家长的人,基本表示都能理解吴倩的焦虑。
为了孩子,家长们不仅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争先恐后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纷纷利用各种机会讨好老师,有时候甚至不惜谄媚拍马。
李君如的女儿是学校管弦乐团的成员,因为管弦乐团要参加比赛,所以训练得很辛苦。一天,管乐团的老师在微信群中发了一张图片,是一罐杭白菊,并感谢了送杭白菊的家长。结果,第二天就有家长给送去了胖大海,第三天就有家长送去了亲自熬的银耳汤,最后,整个乐队的孩子都没有喝完这些汤。“虽然我也觉得家长们有点过分了,不过,这就是家长在替孩子向老师争宠,谁也不想落后。”李君如说。
更让家长们普遍感受不好的是,有的家长喜欢实施“经济绑架”。比如说,学校要开运动会,立刻有家长在微信群里提议,“我们凑钱给全班买饮料吧”。很快,群里其他几名家长也纷纷表示,“我们凑钱买帽子吧”,“凑钱买面包”……
在家长微信群里,老师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按理说,老师的感觉应该不错,但事实并非如此。
“家长微信群,我是能不进就不进。”上海某中学教英语的郭老师说,“在微信群里,跟家长相比,老师是弱势群体。”
这番话估计会让很多家长震惊。对于家长们在群里发的感激、恭维之语,郭老师看得很清楚:“不少都是虚的,我知道有些并不是家长的真心话。”
的确,一个班如果有40名学生,学生父母一般至少一人在群里,那么,一位老师要同时面对几十位家长,要一一回复这么多人的问题、问候,想想就累。
因此,很多老师开始想逃离微信群,有的学校甚至明令禁止老师进入家长微信群。“我们总觉得节省了时间,但其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无用的周旋上,比如回应家长的‘感谢’等等。此外,用微信也没办法把话‘说透’,所以我现在更喜欢用电话或者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郭老师说。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教育专家殷红博说,“当他们之间互不信任时,怎么可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微信群带给老师和家长的困扰绝不仅仅来自微信这个沟通平台,未来必然会有更加便捷的平台出现,但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的话,今天在微信群中出现的“江湖恩怨”,明天还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