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玩微信:设计理念换挡,创新突破待提速(组图)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任何产品和渠道创新,都不再拥有门槛;短期内的迅速复制和推广,是这个领域的最大特性。而这时,正是考验单个创新模式可持续性的时候。比如,已不再新鲜的微信卖保险。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任何产品和渠道创新,都不再拥有门槛;短期内的迅速复制和推广,是这个领域的最大特性。而这时,正是考验单个创新模式可持续性的时候。比如,已不再新鲜的微信卖保险。

  不管是早期泰康人寿的“微互助”短期防癌险、还是一度引领游戏销售的阳光保险“摇钱术”、太平洋保险的“救生圈”,保险公司的招似乎用尽了。而太保仍于近期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粉红丝带”乳癌险保障计划、“护身福”交通工具意外险。上述产品用户体验较之前有显著改善,尤以操作流程及交互设计更现简洁畅通;但其营销模式与此前太保的“救生圈”太过类似,缺乏新意。(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对保险公司来说,借助社交网络的营销推广以及在线受理等业务,短期内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基础服务体验,将助力线上用户群的稳固;但创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仍需予以足够的重视,否则将难言进军千万用户的线上蓝海。

  本期实测产品:太平洋保险 “粉红丝带”“护身福”、中国人寿首批微信上线产品

  产品实测:模仿的太多,用心的太少

  如果投友们看过“投什么”之前关于太保救生圈的那期实测,应该还记得对创新玩法的点赞,以及对反复激活过程的捉急。相比之下,太平洋保险此次推出的“粉红丝带”和“护身福”产品的设计和体验,有了明显改善。

  1、太保“粉红丝带”:

  关注了太保微信公众号的投友,会在8月1日这天接收到“粉红丝带”的七夕节推送消息。该产品实为乳腺癌互助保障筹集计划。按照角色不同,用户一般会有主动发起、接受微信朋友邀请两种情况。而开篇提及的为该产品体验流程点赞,主要是针对简洁流畅的操作流程而言。


若为发起人,可以进入太平洋保险的公众号界面,按照提示进入“粉红丝带”主页面,便看到了“我要发起”的入口。该计划的发起共需要4个人,包括1个主发起人,3位被邀请的好友。计划内的每个人都需要花费1元钱,从而获得一年期限的保额为1万元的“丽人安康乳腺癌疾病保险”。但是关于具体的投保及获赔细则还大有门道,稍后将做详细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输入身份证证号时即为投保的身份验证环节。而经过多次故意“捣乱”的测试,分别验证到如下环节。

  1、同一身份证号码可以在上一轮发起计划并未结束时继续发起新计划,而根据《投保须知》最多应该可以投有20份。

  2、在同一个发起计划中不得出现身份证号码重复。当然,根据同一计划中一人不幸其余保单作废的现状看,即便是有在同一计划中重复投保也没落什么好。

  3、输入身份证号码必须是女性。身份证号码与姓名必须真实存在并准确无误。

而对于被邀请人来说,操作不过两步:接受邀请,支付成功。


 此外,作为“粉红丝带”产品的进阶功能,投保人还可以如此以往继续发起新一轮的投保计划。而每发起新的一轮,保额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涨幅。至此,粉红丝带整个产品的操作功能基本结束。

  接下来是重头戏,关于产品形态的分析,最能全面了解该产品设计的理念。“粉红丝带”实际是一款基于微信朋友关系的社交渠道推广的保险筹集计划,而并不是类似之前直接挂钩某一类产品的小游戏或小应用。

  在整体方案中,粉红丝带主要包括投保和邀请好友两大主线。根据好友邀请情况的不同结果,还将导致最终投向不同的两款保险产品。简单来说,之前的“救生圈”更类似微信游戏中送红心、送游戏机会的1.0式简单社交功能,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而这一次的“粉红丝带”则像是彼此在组团打怪,强调社交关系的整体性和个体之间的协同性。



比如,按照该计划的操作流程,在发起粉红丝带计划时需要保证有4个投保人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支付。这时候,4个投保人属于一个整体。而根据该计划的《投保须知》规定,若未能达到4个人的投保人规模或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支付等,计划未成立的情况下,支付金额将作为保费转换投保到个人一年期“世纪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C款”的交通工具意外保险。简言之,如果小伙伴儿帮助你,大家人手一份乳癌险(当然必须是女性);若是小伙伴儿们不买账,自个默默收获一份交通工具意外险。

  再比如,当你加入了任意一个粉红丝带计划后,都可以通过继续发起新一轮的招募计划来提高保额,且不再有新的成本支出。也就是说,你在首次投入一元钱之后,享有1份保额和20份保额的成本代价是一样的。利用逐利的心理,刺激用户加大传播范围和力度;这需要对互联网用户使用心理的更深层次认知和理解。别以为这没有用。谁都知道天天酷跑里的虚拟货币上亿都不能花,但还是有人没日没夜的冲击朋友圈排行前三名不是吗?虽是一个小小举措,但是却完成了营销推广枢纽由太保转移到用户的关键一步。激发用户自主传播性,是判断一个产品有没有真正互联网化的指标之一。

  但是利用整体协同性,特别是在便捷的操作掩护和低廉的保费对比下,太平洋保险也挖了些坑给携手组团的姐妹团们。按照《投保须知》规定,每一个粉红丝带计划的4个投保人视为一个整体,任一保单确诊发生符合合同约定的乳腺癌,其余保单的保险责任立即终止。也就是说,看似是给了四份保单可是最后只买一份的帐,4个人共享一分保额。

  再比如,虽然可以不新增成本支出的提升保额金额,但是并没有带来实际收益的几率提升。而对于一年内组团的好朋友们接连遭遇乳腺癌不幸这种小概率事件,太保还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规避。这实在是一笔很赚的买卖。先将操作尽量简化而最大程度的吸引用户投保,再将很多复杂但影响收益的条款放在隐蔽的条款中,让自己可能付出的赔付降到文字层面所能达到的最低标准处。

  2、太保护身福:换汤不换药

  粉红丝带计划仍存有不足,且产品形态和计划方案仍略显简单。但相比之下,护身福则仍落入窠臼。

  从太保公众号界面进入“护身福”页面,清爽干净的界面上显示可“迎”“请”两个入口。讲究的用词、讨喜的意向背后,分别对应的是朋友送来的、自己支付购买的不同保额的交通工具意外险。说白了,这就是换了浇头的“救生圈”。



但“护身福”也确有难言之隐。近期多地对意外险销售多加规范。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保监局本月就发布《北京地区人身保险经营行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意外险产品不得捆绑在非保险类商品或服务上向不特定公众销售或变相销售;意外险产品作为赠品赠送的,保险产品应作为单独产品向客户提供。

  该规定规范了保险产品强制捆绑销售的混乱局势,但一定程度上也缩窄了意外交通险的优质推广渠道。类似与旅游公众号合作等计划还未有成功之作就可以宣告流产了。

  3、中国人寿三“宝”:固守约等于慢性自杀

  仍不断有险企进入移动互联网大军。然而,进入这个队伍远远不是每天运营起公众号或者推送些信息,而是要对移动互联网传播特性和用户人群有深入了解,并结合产品特点做出合适的研发调整及营销方案。信心满满冲进大军中的中国人寿,显然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中国人寿北分公司本月也通过媒体宣传,大力推广其微信公众号推出的 “出行宝”、“老来宝”、“吉祥宝”产品。但进入公众号便可发现,三款商品仍然采用了简单的在微信号内填写资料、完成投保的模式。上述三款保险产品分别对接的是国寿泰康交通意外伤害保险A款、国寿老年人特定意外伤害保险、国寿绿舟意外伤害保险。



 而在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的公众号界面上,还有 “全城微孝”及 “牵手国寿畅行无忧”的活动。简单来说,前者是为父母购买意外伤害险的一个主题活动。后者则让人略陷迷茫之中。根据活动介绍,“您放风筝,国寿送保障,快叫上小伙伴们一起来吧”。这样一句毫无方向感的话之后,界面进入了一个时不时出现小风筝上天的背景图中。凭借移动互联网小应用的使用经验,频繁点击风筝;终于在某个节点,显示“您中了150万的出行保障”。从而进入信息填写的投保过程。但就创意和体验来说,这个活动还停留着网页游戏阶段。如果类似手游的强互动性新产品大行其道之时,此类产品的营销推广几乎无立足之地。



行业盘点:模仿的太多,用心的太少

  会有投友抱怨,每一次测评中都能感受到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违和感。在功能相对简单的社交工具上,推销特点形态都很明确的保险类产品,开放的环境与定向的推广本身就存在一定矛盾;方案创新简直如上青天。

  对于创新,大胆点说只要你能想到的好玩的点,互联网几乎都能在三步之内找到类似或可替代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而具体到微信卖保险这件事,创新就一定要敢于跳出条框。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只是看有没有真正打开束缚自己的框框,有没有真正理解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资源大融合的核心。

比如,在相同的资金成本支出下,打包进旅游等其他产品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可以活动策划将意外交通险包装成单独的旅游配套产品售卖。又或者,利用打车软件目前竞争白热化这一特点,将保险产品以补贴形式由司机方送给乘客。而即便是基于“救生圈”“护身福”现有的朋友间互送的模式,也有很多可以逐步落实突破的升级途径。比如怎样能利用微信群可以聚焦非好友关系的特点,想法努力将可以互送保险产品的用户范围尽可能扩大。

  路的延伸只会出现在不断拓荒的前方。固守着窃以为一劳永逸的产品模式的时代,早已被互联网彻底颠覆。测评中切身有感,类似太保的移动互联网上设计理念尝试不容小觑,目前需要的或许就是自我颠覆再快一点,摸底试错再多一点。